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22级学生开学即迎来了重要的实践环节——为期10天的植物保护认知实习Ⅱ。此次实习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病害识别与诊断技能,为未来的学习与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实习筹备与动员
植物病理学系教师按照学生分组,组织开展了实习动员大会。强调了实习的重要性,明确了实习目的、内容、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专业教师根据实习地点和任务特点,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病害识别技巧、标本采集方法、显微观察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操作规范等关键知识,激发了学生们对即将展开的实习活动的浓厚兴趣与期待。
分组行动,深入实践
为确保实习效果,师生被科学划分为五个小组,每组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队,分别前往校园各种植物分布区域、后山果园、教学科研基地及农博园等不同场所进行实地学习。
校园内,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在校园内开展病害排查,利用所学知识识别校园植物及其常见病害,通过现场教学,学生们对病害的识别能力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对普病课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学校果园,学生们面对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学习识别果树病害,如苹果树锈病、梨褐腐病、黑星病等,并亲手采集病害标本,加深了对病害形态特征的认识。
在教学科研基地,学生们采集到了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等粮食作物病害的标本以及黄瓜霜霉病、大葱紫斑病等蔬菜作物病害的病样,通过老师们的讲解了解了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策略,同时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在长春市农博园,作为实习的最后一站,农博园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病害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们在这里进行了系统的病害标本采集,为后续的实验室工作积累了宝贵素材。
室内镜检,探寻微观世界
实习的后半段,学生们带着采集的病害标本返回实验室,开始了病害标本制作及病原菌显微观察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了病害标本的制作流程,并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深化了对病害发生机理的理解。
考核总结,圆满收官
经过10天紧张而充实的实习,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了各项任务。实习结束前,老师们组织了现场考核,通过标本制作展示、病害识别、显微观察等多种形式,创新班同学还进行了分组汇报,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语
此次植物保护认知实习,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植物保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更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激发了对专业的热爱与追求。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学习与科研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